广东省东莞市 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
广东省东莞市 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
广东省东莞市 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

 

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

广东省东莞市

 

东莞市位于珠江口东岸,与广州、深圳相连,毗邻港澳,处于广州市至香港特别行政区经济走廊中西间,全市总面积2465平方公里。目前东莞经济规模国内排名第九,全球排名195位,是跻身世界前200强的中国唯一的地级市。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东莞市纺织服装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条日臻完善,形成了门类齐全、产业规模大、产业配套水平高的工业支柱产业。2003年,东莞市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称号。同时,东莞市还拥有中国女装名镇(虎门)和中国羊毛衫名镇(大朗),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纺织服装加工生产出口基地之一。2009年,东莞市纺织产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为652家,比2005年增长26.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441.9亿元,比2005年增长56.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24%;主营业务收入为379.04亿元,利润总额为7.37亿元,从业人员近30万人。拥有近5000家纺织服装生产企业。

 

一、本地政府重视纺织产业发展

强化工作领导,成立领导小组,加强对服装产业发展的领导。制定政策制度。2004年至今,分别研究制订了《东莞市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意见》、《东莞市加强产业技术创新推进产业技术和集群发展实施办法》和《东莞市产业集群发展项目经费操作规程》等政策文件。2008年,仅大朗毛织产业集群就有两个项目获市财政540万元资助。2009年,又制定出《东莞市重点扶持发展产业集群工作方案》,对东莞市虎门服装、大朗毛织等纺织服装类产业集群发展加大政策指导力度。

编制发展规划。2006年编制出《东莞市服装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06~2010)》。结合东莞市实际,提出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发展重点、产业布局和具体措施。

组织纺织特色产业镇申报省市产业集群扶持项目。积极组织申报省级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我市已有大朗毛织、虎门服装等纺织服装类产业集群被认定为广东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积极引导镇街申报市重点扶持发展产业集群,市政府认定虎门服装、大朗毛织等15个产业集群为第一批东莞市重点扶持发展产业集群。大力扶持依托纺织产业集群的展会发展壮

大。先后培育出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中国(大朗)国际毛织产品交易会等专业展会。分别设立了“市技术改造资金”、“东莞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装备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和“产业集群发展资金”,从2006起连续5年每年投入10亿元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技术进步。

二、不断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东莞市一贯重视纺织服装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目前,全市纺织服装行业各类公共服务平台11个,涵盖了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电子商务、会展、人才培训等公共服务支撑体系。技术创新、研发平台齐全。东莞市依托虎门和大朗两个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的产业优势,大力建立纺织服装产业技术创新、研发、检验检测和电子商务等平台。如虎门成立了服装产业促进中心和虎门服装技术创新中心两大产业技术支撑平台和服装检测站,大朗建立了毛织行业技术创新平台、大朗毛织产品研发中心、广东省质量监督毛织品检验站(东莞)、流行趋势发布中心、毛纺织产品技术培训中心及电子商务平台等。

会展平台成熟。目前,全市经各级工商部门登记备案的纺织服装相关展会超过20个,其中“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和“中国(大朗)国际毛织产品交易会”已成为业内知名品牌。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已成功举办14届,展会面积11370平方米;中国(大朗)国际毛织产品交易会“织交会”已成功举办8届,荣获“2009年度中国行业品牌展会金鼎奖”。物流配送平台完善。东莞市纺织服装企业集聚度高的地区,以大朗为中心的毛织产业集群内建设了大朗毛织物流中心,依托大朗的毛织专业市场,该物流中心集聚了上百家物流专业机构,服务网点遍布全国主要城市。以虎门为中心的服装产业集群内的物流配送,其特点是在各专业服装市场内均有专业的物流机构进驻。

根据东莞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要求,重点支持建设了虎门服装技术创新中心、大朗毛织服装技术创新中心和东莞市纺织服装产业服务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通过引导组建区域和行业技术进步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形成区域性行业技术创新平台和技术推广平台,提升纺织服装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东莞市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升级发展,提升产品附加值。目前,全市纺织服装产业各类技术创新平台共获省市经贸、科技口径支持资金1395万,涵盖纺织服装产业的产品研发、技术创新、检验检测和电子商务等。

三、纺织产业水平显著提升

产品种类多。东莞市纺织服装生产加工产品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纺织产品,主要有针织布、梭织布(含牛仔布)、无纺布(含衬布),以及线、编带、花边等产品。第二类产品为服装类产品,有西服、婚纱、晚礼服、休闲装、男(女)套装、时装、衬衫、T恤、内衣、童装、泳装、制服、西裤、牛仔裤等。第三类为服装配套产品,主要为绣花、印花及洗水印染加工产品。2009年,东莞市布的产量为14416.17米,服装产量为117600.52万件。

名牌带动战略实施成绩显著。到目前为止,全市纺织服装企业共获得国家、省级名牌名标总数达35个,其中,中国名牌产品3个,中国驰名商标2件,广东省名牌产品15个,广东省著名商标15件,居工业八大支柱产业第二位。大力推动区域品牌建设。大朗镇被列为广东省创建区域国际品牌三个试点单位之一。该镇成立了创建区域国际品牌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工作方案,对创建区域国际品牌试点的有关工作进行细化,并将目标和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同时积极做好商标设计和注册工作。东莞市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形成了三大产业集群带。一个是以虎门为中心,向长安、麻涌、沙田等镇沿珠江口海岸线两翼延伸而成的沿海纺织服装产业带。其中,虎门以生产女装为主,长安、麻涌、沙田以纺织印染为主,集聚了德永佳、丽海等大型外资龙头纺织企业。第二个是以大朗为中心,向南北两端延伸扩展的中部毛针织产业带,涵盖了常平、寮步、东城、石龙、石碣、石排、桥头、东坑、茶山等镇街。其中,大朗、常平、寮步毛织企业集聚明显,大朗镇全镇有毛织企业2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100多家,从业人员10多万人,年产毛衣3亿件(套),生产、辅料、机械、印花等产业链条比较完善;东城、桥头、石排、石碣、石龙等镇街主要生产针织和梭织服装为主;茶山以生产针织内衣为主;东坑以生产西服为主,镇内的长江西服、观奇西服为国内外知名品牌。第三个是以中堂为中心,向道滘、望牛墩、万江等镇街延伸的水乡片牛仔服洗水印染产业带,该产业已有一定的集聚雏形,主要是生产牛仔服装及其洗水、印染等服装后加工整理工序。

东莞市纺织服装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从规模上、产值上已经具备了产业升级的基础。将一批核心企业、龙头企业引进园区,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竞争,有利于服装产业集群的发展。东莞市大朗和虎门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为提升纺织服装产业的聚集效益和规模效应分别已规划了毛织和服装产业园区。东莞市纺织服装产业上下游配套完善,拥有织布、定型、漂染、拉链、绣花、钮扣、配件等服装产业配套企业群。目前,全市拥有各类服装制衣设备约70多万台(套),毛纺织行业使用的电脑织机大部分从国外进口。

近年来,东莞市引导企业利用先进和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其中,大朗镇通过大量引进新型电脑织机来替代手摇横机,仅2009年全镇毛织企业就购置数控织机1000多台,使总量达6000多台,规模以上毛织企业80%以上使用数控织机进行生产,大朗已成为全世界使用数控织机数量最多、最集中的地方。市场体系全。全市有各类纺织服装专业批发市场20个,经营总面积达280000多平方米,商铺7000多家。其中综合服装批发市场12个,女装批发市场2个,童装批发市场1个,鞋袜批发市场3个,毛织类批发市场2个,各类批发市场年销售额超60亿元。

四、积极推进节能减排

以大朗为中心的毛织产业集群于2009513日建成运行了污水处理厂第一期十万吨工程及配套设施,主干管网总长33.2公里,平均日处理量12万吨。2009年仅大朗毛织产业集群就审批新建(补办)环保项目143个,企业变更、续期、增资、扩产8个,批出排污许可证27份,办理企业验收核准91家。做好危险废物转移工作。目前,已协助完成了102家企业的危险废物转移手续,有效地杜绝了危险废物的危害。虎门服装产业集群积极推进环境整治工作,全面实施“碧水、蓝天、绿地、宜居、绿色GDP”五大工程,保护生态绿地,推进节能降耗和清洁生产,投入6000多万元加强市政工程维护和环卫保洁工作,对14个创建市容环境优美社区实行创建辅导。

五、存在问题

企业规模小,全市约5000多家纺织服装企业,规模以上的只占10%左右;企业创新能力尚有待加强,自主研发的能力薄弱,自主品牌和一般贸易出口比重较低,低水平同质化竞争严重;纺织原料工业薄弱,化纤、棉纺、毛纺生产能力低下,生产所需的涤纶丝、棉纶丝、氨纶丝、晴纶丝、人造丝、棉纱等原料都要从外地购进或国外进口。

 

(东莞市人民政府供稿)

基本信息
广东省东莞市 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_企业档案
广东省东莞市 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
开发商:
类型:
商业面积:
0㎡
租金模式:
地址:
城市:
广东 - 广州市
开业时间: